相对论整整62年,我们为了什么攀珠峰?
1960年5月25日,中国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。今年5月4日,珠峰参加科考,再次登顶。
62年来,我们为什么一次次攀登珠峰?
5月4日珠峰探险直播时,有网友在评论中提问。返回平安大本营后,登顶探险队领队德清欧珠接受了《央视新闻相对论》记者庄胜春的在线采访。
这个35岁的藏族小伙子,在巅峰时期,给自己定了一个“小目标”,就是考个博士。
2006年,18岁的欧珠在第一次登顶前夕失眠了。他无数次期待登顶后的画面,打算大声呼喊。真的成功的时候,忘了拍张照喊出来。
“突然间我的脑袋空了。突然我的梦想实现了,我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德欧珠的家在珠峰脚下的定日县扎西宗乡。村里传说珠穆朗玛峰顶上有一个金蛋。到了顶上,一定要抓住“金蛋”,不然人会被风吹走。
攀登珠穆朗玛峰是困难的。
1953年,一名尼泊尔向导和一名新西兰登山运动员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。问题摆在面前,中国人能上吗?
1960年5月25日凌晨,王复舟、工部、曲在北坡被称为最后一道“鬼门关”的“第二级台阶”处搭起梯子,以冻伤自己的脚趾和手指为代价,换来了人类第一次“北极上”。
后来,人们在那里搭起了新的梯子。欧朱路过时,望着这山壁,想象着前辈当年的模样,“想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”。
登山第一次过了语言关。在西藏登山学校读书时,每天早上四五点钟,欧珠就“偷偷”和同学一起起床背书,“我特别向往登山。”
后来,童年的梦想与国家的使命紧密相连。2008年,他护送奥运圣火登上珠峰;2020年,作为登山的后勤保障,他参加了珠穆朗玛峰海拔测量的国家任务...
在这次登顶中,因为要设置气象站,每个队员携带的物资约15公斤,是普通登山的两倍。
到达峰顶前,下了两天一夜的雪,导向绳被埋在雪里冻硬了。一路上他们不得不用手将绳子从冰雪中拉出。
花了九个多小时规划了四五个小时的登顶之路。
最后在珠穆朗玛峰海拔8830米处建立了自动气象站。人类第一次能够在这样的位置观测气象数据。为了连接线路,他们在零下20摄氏度的极寒中脱下手套。回到大本营休息了两天,欧珠还是觉得手指发麻,但“没事,过几天就好了”。
“你看完气象站下山的时候又看气象站了吗?”央视《相对论》记者庄胜春问道。
“我一直在回想。一拎起来就觉得是自己的东西。”
2008年,中国地质大学招收高水平登山运动员,德清欧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。他还登上了七大洲的最高峰,徒步到达了南北极。
“下一个目标是什么?”
“下一个目标,读博士,冰川学科的博士。现在国际社会特别关注全球变暖,很多问题可以从珠穆朗玛峰的变化入手,探索人类的未来。”
“许多科学家无法到达这种极高的海拔,但我们可以。我们应该完成这样的任务。”
说这些的时候,镜头正好对着Europearl胸前的国旗。
62年了,我们爬珠峰是为了什么?
以上是35岁的德清欧珠。
给出答案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行业资讯
精彩推荐
- 浮光影动 涟漪再起
- 劳斯莱斯专属车身定制车型“浮影”又一至臻新作翩...
- 领先科技赋能 专属动
- 近日,2022年欧马可超级卡车“欧康杯”全国云...
- 选混动车型 享域锐·
- 2022年,混动车市场开启爆发模式。 ...